团结动员职工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作贡献
徐海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100年来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广大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寄予殷切期望、提出明确要求,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山东工会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牢记嘱托、不懈奋斗,坚决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奋力开创山东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百年工运的宝贵经验,首要的就是坚持党对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头脑十分清醒、立场十分坚定、行动十分坚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旗帜鲜明讲政治,对标对表抓落实。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深学笃信、常学常新,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深刻理解这条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持续在深入学习、广泛宣传、积极实践上下功夫、求实效,努力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
第二,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工会要坚决扛起引领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山东工会要牢记使命,更加有力有效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把广大职工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着力增强时代性。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宣传工人阶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历史贡献,宣传百年工运走过的光辉历程,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着力突出针对性。准确把握职工思想脉搏和利益诉求,紧紧围绕职工的关心关切开题作答、解疑释惑,引导职工群众正确看待改革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和利益调整,进一步凝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着力提高实效性。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育引导广大职工与党同心、跟党奋斗。
第三,主动服务中心大局,汇聚强省建设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这一中心任务,就是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山东工会要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发挥职能优势,积极主动作为,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扛牢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在助推高质量发展中,组织广大职工建功立业、创新创造。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等部署,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调动广大职工投身强省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助力山东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在助力扩内需、促消费中,创新工作载体增势蓄能、加力添彩。从扩大职工疗休养规模、助力职工文旅消费、加大消费帮扶力度、推动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等方面同向发力,为促进经济增长贡献工会力量。
第四,纵深推进“产改”工作,筑牢强省建设技能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引导广大劳动者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为此,要强化顶层设计。以迎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会法执法检查为契机,把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工会法实施的重要内容,尽快制定出台深化“产改”的具体措施,注重与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的协调联动。落实重点任务。抓住技能素质提升这个“牛鼻子”,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化“齐鲁工匠”培育、“工匠学院”建设、“十万产业工人大培训”等工会品牌工作,努力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加强分类指导。推动“产改”纳入国有企业改革重要内容,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第五,提升维权服务质效,稳步增进广大职工群众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促进职工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各级工会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突出法治化。建立健全与人大执法检查、行政执法等协作配合机制,推动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劳动法律法规有效落实,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深化工会法律援助服务,推动维权服务在法治化轨道上有序运行。进一步提高精准性。聚焦困难职工、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特殊群体,紧扣职工群众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精神文化等新需求,持续创新工作方式,努力把工会服务做得更加精准、到位。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健全完善“普惠性+特殊性”维权服务工作体系,建好用好工人文化宫、工会驿站等服务阵地,全面推动送温暖、送清凉、疗休养等工会服务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职工群众。
第六,统筹发展与安全,坚决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要强化机制保障。全面推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健全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强化排查化解。常态化开展职工队伍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对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强化能力建设。加强与国安、网信、公安等部门的协作联动,不断提高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应急处置等能力,确保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第七,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不断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持续改进工会工作方式方法,聚焦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在建强组织体系、拓宽服务领域、创新工作方法上持续用力,积极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努力为职工群众提供精准、贴心的工会服务。大力夯实工会基层基础,树牢落实到基层、落实靠基层理念,健全已有的组织基础,持续扩大基层组织覆盖,把更多资源手段向基层倾斜,加强工会数智化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推进工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